首页 资讯 正文

硅基昇腾,中国突围

体育正文 93 0

硅基昇腾,中国突围

硅基昇腾,中国突围

2025年1月15日,中国(zhōngguó)AI大模型DeepSeek R1刚一问世(wènshì),便震动全球。 针对DeepSeek,全世界展开了(le)一场龙争虎斗。 可仅仅2周之后,2月1日(大年初四),华为云(yún)就联合硅基流动基于(jīyú)昇腾云推出DeepSeek R1/V3,引爆全网。 从模型到算力,从引擎(yǐnqíng)到框架,全面实现国产化。 这(zhè)其中,DeepSeek和华为自(zì)不用说。硅基流动作为一家AI Infra(AI基础设施)企业(qǐyè),则是清华博士袁进辉2023年刚创立的创业公司。 创业公司往往(wǎngwǎng)嗅觉极度灵敏。 其实,早在DeepSeek V3发布前一个月,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就(jiù)找到袁进辉,问(wèn)他要不要部署? 袁进辉算了(suànle)一笔账:动用80台英(táiyīng)伟达H800服务器,单月花费五六百万,风险很大。 但眼见着(zhe)DeepSeek越来越火爆,全世界(quánshìjiè)的AI团队都争分夺秒,连英伟达也亲自下场。 时间不等人,硅基流动火速(huǒsù)找到华为云。双方一拍即合,决心(juéxīn)大干一场,希望能用国产算力率先搞定部署难题。 华为云的方案,正是昇腾云(téngyún)。 于是,双方经过彻夜(chèyè)不息的努力,终于在2月推出基于昇腾云与硅基流动推理加速引擎的DeepSeek,成为国内(guónèi)第一个(dìyígè)成功部署DeepSeek服务的企业。 仅2月,硅基(guījī)流动网站访问量暴增40倍,冲上中国AI网站排行榜(páihángbǎng)第6、全球AI网站增长榜第2。 狂暴的流量,让人(rén)又惊又喜。 据华为(huáwèi)云技术负责人王磊回忆,硅基流动DeepSeek刚上线,第一波流量超乎想象。他不得不四处腾(téng)挪,紧急(jǐnjí)调拨2000多张昇腾910B卡驰援,才勉强扛住。 但第一波“洪峰”之后,更大的(de)流量爆发了。 这一次(yīcì),不得不(bùdébù)每次1000卡地往上加,不计上限地调配算力,才勉强扛住。 但(dàn)这一波之后呢?未来的流量,还会爆发到怎样的程度? 于是(yúshì),华为云找到袁进辉,亮出当时还秘不示人的(de)“大杀器”——CloudMatrix 384超节点。 对于超节点,袁进辉(yuánjìnhuī)早有耳闻。 2024年(nián)3月,英伟达首发NVL72超节点,一度震惊世界。 传统AI服务器里,一张计算卡仅能容纳8块GPU;但NVL72超节点,能将(jiāng)72块GPU组成(zǔchéng)一台超级AI服务器,令AI算力和通讯速度实现(shíxiàn)飙升。 所以,超节点是一种将GPU高度集成(jíchéng)的AI服务器“黑科技”。 谁也没想到,华为云(yún)这么快就搞出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(jiédiǎn)。 而且,华为云超节点的(de)昇腾卡(téngkǎ)互联数量飙升到384张,远超英伟达NVL72的72卡。 这是中国AI的算力之巅,更是前所未有的应用(yìngyòng)挑战。 当时,袁进辉(yuánjìnhuī)坦承对CloudMatrix 384怀有疑虑: 第一,DeepSeek所需的大规模专家并行,要求多卡之间实现低(dī)延迟、高协同(xiétóng),并使用All-to-All通信。 但即便是(shì)英伟达,对All-to-All的支持也相当乏力。 CloudMatrix 384行不行(xíngbùxíng)?没有人知道。 第二,英伟达NVL72超节点,采用铜连接(liánjiē);CloudMatrix 384却采用光模块。区别在哪呢(ne)? 光模块通信具备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,适合大容量、长距离传输;此外光网络架构(jiàgòu)简化,空间和功耗节省显著,且扩展性更强。但光模块最大的问题(wèntí)就(jiù)在于故障率高。 这个超高难度的连接方式,到底(dàodǐ)行不行?没有人知道。 尽管(jǐnguǎn)充满疑虑,但袁进辉选择“信华为”: “华为不仅是打过硬仗的团队,更创造(chuàngzào)了很多很多的奇迹。” 实际上,袁进辉(yuánjìnhuī)的疑虑,也正是腾建军所担心的。 2023年2月,一场骤然爆发的电源浪涌,席卷新加坡数据中心,多家云厂商和数据中心客户(kèhù)受影响(yǐngxiǎng)。 腾建军,正是这场(zhèchǎng)危机的亲历者。 当时,新加坡(xīnjiāpō)华为云和微软云恰好在同一数据中心。唯一不同的是,电源(diànyuán)浪涌爆发后,华为云的AI for DC(Data Center),迅速(xùnsù)“感知(gǎnzhī)”到电源浪涌引发的高温,自动触发应急预警。 作为资深专家,腾建军和团队迅速判断出(chū),这将是一场全局危机。 这也是一场争分夺秒的(de)战斗。 1分钟发现故障(gùzhàng),3分钟建立作战室进行统一指挥,1小时内(nèi)启动干冰应急计划…… 腾建军率领(shuàilǐng)团队头戴防毒面罩、手挑(tiāo)干冰,冲进现场给服务器物理降温,生生扛住这波突袭,确保了华为云稳定运行。 江湖传言,这一天,新加坡的(de)干冰被华为云直接搬空。 微软云(yún)在(zài)内部温度骤升、短暂抵抗之后,关闭了服务器,中断了云服务。 微软云客户甚至是在Twitter上,才得知自家业务猛然宕机(dàngjī),被打了个(dǎlegè)措手不及。 一边迅速(xùnsù)趴窝,一边稳如泰山。 仅此一招,足见华为(huáwèi)云的功力。 但智算超节点(jiédiǎn)时代,对数据中心的要求更加苛刻。 在腾建军(jiànjūn)眼中,CloudMatrix 384超节点要在物理上真正落地(luòdì),数据中心要解决的是一连串实打实的难题。 因为数据中心,是“智算超节点产品”不可分割(bùkěfēngē)的一部分。 传统数据中心,供电只做到(zuòdào)(dào)8-10千瓦/机柜;但为了(wèile)驱动CloudMatrix 384,仅供电就要飙升到50千瓦甚至更高,怎么办? 那就突破标准,超前(chāoqián)技术准备、超前建设。 散热上,一套CloudMatrix 384横跨16个机柜,热量密度飙升(biāoshēng),必须构建(gòujiàn)一套精密的液冷散热系统。 这其中,仅铲(chǎn)齿散热器的缝隙,就堪比发丝般精细。一旦散热液洁净度出现些许(xiēxǔ)问题,或是不可避免滋生细菌微生物,就很(hěn)可能将铲齿散热器堵死,不可避免导致大规模宕机。 一方面,用AI for DC提前预警(yùjǐng);另一方面,通过物理(wùlǐ)+化学(huàxué)的新方法长效杀菌,实现数学、物理到生物、化学的跨界研究,引领一场液冷革命。 而这些技术,早在(zài)几年前就在华为云得到规模应用,展现出技术超前投入的前瞻(qiánzhān)价值。 光模块,差点成了腾建军(jiànjūn)“过不去的坎”。 实际上,华为在光通信(guāngtōngxìn)领域早已世界领先。 2020年,华为全球首发800G超高速光模块,独步全球;2025年,华为再发1.6T硅光模块,在800G基础(jīchǔ)上(shàng)再翻一倍。 至此,业界已无人得见(jiàn)华为光通信的“车尾灯”。 强大的技术积淀(jīdiàn),让华为云用光模块构建超节点,而非采用铜连接(liánjiē),成为一种必然。 可真枪实弹干起来才发现,困难比预想的大得多(dàdéduō)。 实测中,腾建军发现:光链路(liànlù)的闪断太频繁了,结果就是——完全不能用(yòng)! “咯噔(gēdēng)”一下子。问题严重了! 当时,CloudMatrix 384赫然被列入华为重点密级项目(xiàngmù),是必须强渡的“大渡河”。加上单卡性能不如人,被逼(bī)得只能闯光模块这“华山(huàshān)一条路”。真被卡死,满盘皆输。 但那段时间,腾建军对(duì)团队说的最多的话却是: 不要谈困难,想尽办法去突破(tūpò)。 于是,一边内部想办法,一边外界(wàijiè)请高人,同时,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把(bǎ)难题列出来,一条条去攻克。 终于,腾建军团队发现:八成以上问题,出在光模块几乎(jīhū)肉眼不可见的脏污上,严重影响(yǐngxiǎng)了通讯质量;而(ér)脏污的产生,就在数据中心现场超节点内网互连的安装环节。 于是,团队打造出针对光模块故障(gùzhàng)的定位和修复系统,通过数字化(shùzìhuà)平台上的专家经验库(kù)和现场光模块的故障现象进行对接,实现了问题快速定位、故障迅速处置。 这一次(yīcì),CloudMatrix 384再(zài)上线,速率、稳定性大幅提高。 作为全球首次(shǒucì)大规模动用光模块部署超节点的探索,华为云创造(chuàngzào)了“奇迹”。 这一切,都(dōu)成为(chéngwéi)硅基流动基于CloudMatrix 384再次爆发的坚实根基。 2月底,当强大的CloudMatrix 384呈现在硅基(guījī)流动团队面前时,所有人面对的,却是一场(yīchǎng)新的长征。 3月初,硅基(guījī)流动DeepSeek服务在超节点上刚跑(gāngpǎo)通,吞吐量只有320 Tokens/秒,低到令人难以置信。 一台(yītái)算力怪兽,表现如此拉胯,问题出在哪?没有人知道。 实际上,普通人很难想象,大模型内星辰般的宏大(hóngdà): 它的参数,高达(dá)数千亿级;它的神经网络层级,成百上千;每个算子(suànzi)(神经网络中具备特定(tèdìng)功能的算法节点)背后,连接着不计其数的分布式系统;它的结果,则(zé)由成百上千张GPU协同计算输出,充满概率偶然。 要在这其中找出问题,仿佛是在一座亚马逊雨林中通缉一只细菌(xìjūn)。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(de)任务。 很快(hěnkuài),王磊发动“超能力”,开始全公司“摇人”。 从底层(dǐcéng)做芯片的、做存储的、做计算的,到(dào)上层做算子的、做推理的、做平台的……王磊竭尽所能,几乎把技术栈上的所有团队拉到现场,跟(gēn)硅基流动团队协同办公、攻坚克难。 协议(xiéyì)有问题,马上改(gǎi)协议;算子有问题,马上改算子……围绕硅基流动DeepSeek服务上的超节点(jiédiǎn)大计,华为上百人的团队,昼夜攻关不息。 而(ér)对华为云团队来说,冗长的测试,更是一个永不(yǒngbù)停歇的“西西弗神话”。 通信有瓶颈,优化通信;但接着,计算(jìsuàn)问题又冒出来了;于是,优化计算后,GPU、NPU太快,CPU不(bù)匹配…… 当整个技术栈(zhàn)全部(quánbù)优化一遍后,王磊猛然发现,问题又从最初的源头,再次冒了出来。 总之,按下葫芦浮起瓢(piáo)。 但就是在这种重复、重复、再重复的优化过程中,CloudMatrix 384,终于(zhōngyú)被托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(xīn)高度。 4月10日,华为云生态大会,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郑重宣布(zhèngzhòngxuānbù): 基于CloudMatrix 384的DeepSeek-R1在保证单用户(dānyònghù) 20 TPS水平(shuǐpíng)前提(qiántí)下,单卡 Decode吞吐量突破 1920 Tokens/秒。 相较英伟达H100,性能(xìngnéng)(xìngnéng)追平;相较3月初的CloudMatrix 384,性能提升6倍(bèi);相较昇腾910B单卡,性能飙升10倍。 这背后,CloudMatrix 384还实现了性能倍增(bèizēng)(训推提升(tíshēng)20%)、以存强算(qiángsuàn)(吞吐量(tūntǔliàng)提升100%)、MoE亲和(千亿MoE提升3X)、长稳可靠(长稳运行40天不中断)、朝推夜训(算力利用率提升30%)、即开即用六大特性。 所谓MoE,即DeepSeek中的“混合(hùnhé)专家(zhuānjiā)模型”。DeepSeek之所以功能超强,在于其会(qíhuì)内置多(duō)个“专家”处理问题。而在硬件层面,通常1枚芯片对应1个“专家”,于是芯片越多,效率越高、性能越强。 而超节点集成了(le)384张昇腾卡,极大优化了MoE能力。 这不仅令DeepSeek性能大(dà)爆发,更展现出华为(huáwèi)云在AI技术上的前瞻布局。 今天,在华为云三大云核心枢纽(贵州贵安、内蒙古乌兰察布、安徽芜湖),CloudMatrix 384实现(shíxiàn)全面(quánmiàn)布局,成为国内唯一正式商用的大规模(dàguīmó)超节点。 强大(qiángdà)的算力网,令万卡级服务,分分钟即可开启。 这不仅是(shì)华为云的自我超越,也不仅是部分指标上对英伟达的超越,更大的意义,在于(zàiyú)中国AI正呈现出体系化的突破式创新。 用袁进辉的话说:美国(měiguó)试图(shìtú)像“三体人”一样,用芯片锁死中国科技。 但6年抗争过去,向死而生的华为,却越挫越勇(yuèyǒng)。 当历经(lìjīng)了鸿蒙蛰伏(zhéfú)、海思(hǎisī)攻坚、昇腾崛起……凭借华为云CloudMatrix 384超节点,一道坚不可摧的国产算力防线正在构建。 AI长跑没有终点,突破,也不会有终点。但中国AI,一定会迎来(yínglái)自己的“奇点”时刻。(应受访者要求(yāoqiú),文中王磊、腾建军为化名) (本文来源:日照新闻网。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(zhǐzài)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(bù)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对文章事实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(liánxì)。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)
硅基昇腾,中国突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