岚岛逐绿,生活更美
岚岛逐绿,生活更美
岚岛逐绿,生活更美
步入夏季,平潭迎来生态游旺季,翻阅(fānyuè)社交平台,网友们纷纷分享蓝天白云、碧海银滩的美景,一幅生态宜居的海岛画卷(huàjuàn)徐徐展开。
生态美,得益于平潭持之以恒打造清洁低碳的绿色(lǜsè)新海岛。一组组数据印证(yìnzhèng)着岚岛亮丽的生态底色:去年,平潭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;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1.9,连续9年优于(yōuyú)全省9个(gè)设区市;近岸海域(hǎiyù)水质(国控点位)优良面积比例为99%,在全省沿海六市一区中排名第一。
日前,平潭综合(zōnghé)实验区资源生态局、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、平潭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开展“首植红树添新绿 共护海洋启新程”红树林种植活动。70多名志愿者走进平潭龙海村安海澳的海岸线,脚(jiǎo)踩泥泞的滩涂,弯腰将(jiāng)秋茄胚轴尖端朝下、垂直插入淤泥之中,再用指尖轻压压实(yāshí)周围土壤。不到(búdào)两个小时,3000多株秋茄胚轴便(biàn)在此“安家”,将随着潮起潮落慢慢生根发芽。
据悉,这是平潭首次试点小规模种植红树林树种秋茄。“这批秋茄胚轴最快(zuìkuài)约半年就(jiù)可以看到生长(shēngzhǎng)效果。”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处副研究员(fùyánjiūyuán)张琳婷介绍,此次试点旨在打造一片红树林生态系统,构建滨海湿地生态屏障。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近年来,平潭积极(jījí)创新可复制的滨海生态治理模式(móshì),探索实施“惩治犯罪(fànzuì)+综合治理+公益联动+智慧辅助+生态修复(xiūfù)”,因地制宜改善海湾环境质量,累计整治修复岸线近20公里。
海更蓝(lán),岛更绿。车行(chēxíng)金井湾大道,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的一簇簇矮牵牛摇曳生姿,与周遭绿植交织成一道亮丽(liànglì)风景线(fēngjǐngxiàn)。“如今,推窗见绿、转角遇美,在平潭已变得‘触手可及’。”家住附近的市民陈敏敏不时拍下一张美照和朋友分享。
陈敏敏的真切(zhēnqiè)感受,得益于平潭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。截至目前,平潭森林资源总面积约(yuē)1.23万公顷,森林蓄积量66.86万立方米(wànlìfāngmǐ)。
与此同时,平潭从“见绿”延伸到“享绿”,接连打造洋中苗圃等(děng)4个(gè)苗圃地,主要供应黄金榕(róng)等生态绿化苗木,加快构建诗意的城市景观空间。
眼下(yǎnxià),绿色低碳的(de)生活方式正不断“嵌”入平潭市民的日常生活。
提枪接入(jiērù)、扫码缴费(jiǎofèi)、一键充电……近日,在位于竹屿湖畔的(de)智能超充站,一座座充电桩整齐排列,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络绎不绝。“我正(zhèng)准备开车去(qù)福州呢,刷会儿抖音的功夫就充好电了,真是便捷高效!”车主周先生仅用半个多小时就完成充电,不禁竖起了大拇指。
这座智能超充站占地1483平方米,于4月初正式投用(tóuyòng)。作为集储能(chǔnéng)调峰、快速充电、电池检测(jiǎncè)等功能为一体的补能枢纽,该站设有16个充电车位,配备4台华为风液智冷储能系统,总(zǒng)容量达860千瓦时,可为市民提供更(gèng)便捷、更绿色的出行体验,目前已服务车辆近2000辆次。
平潭(píngtán)麒麟智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超充(chāochōng)产业部负责人郑雄表示,公司正抢抓旅游旺季契机,积极布局超充站等基础设施建设,规划(guīhuà)建设10处停车场及配套充电设施,全力打造节约资源、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网络(jiāotōngwǎngluò)。
绿色出行蔚然成风,这背后(bèihòu)是平潭立足丰厚的风能资源,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将风电、光伏发电(fādiàn)与储能发电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加快发展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,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。
如何(rúhé)让环保(huánbǎo)新风吹拂千家万户?“面向干部职工以及广大群众,我们通过常态化举办塑料污染治理行动、广泛开展(guǎngfànkāizhǎn)绿色环保宣传等方式,打造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新格局,携手共建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平潭。”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法规处处长戴燕辉(dàiyànhuī)介绍。
以东庠(xiáng)岛为例,每逢节假日,岛上总是活跃着一群志愿者的身影,他们走进海滩开展净滩活动,挨家挨户访问村民(cūnmín)普及垃圾(lājī)分类知识,并将回收而来的垃圾、旧物等投入压缩机,再经过一番加工“变身”为艺术品,实现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(zīyuánhuà)、无害化处理。
“我们积极引导村民、商户、游客等参与环保志愿活动,共同(gòngtóng)开启一场关于离岛垃圾‘零(líng)废弃’的探索与实践之旅。比如专门针对小志愿者制定的积分(jīfēn)奖励制度,小志愿者可根据参与环保活动的表现、捡拾垃圾的量来累计积分,并兑换学习用品等。”志愿者薛秀燕(xuēxiùyàn)说。
增殖放流、植树造林、购买碳汇……在平潭,生态补偿(bǔcháng)的方式日趋多元。尤其是依靠(yīkào)“生态司法+碳汇补偿”机制,让生态保护补偿“变现难”问题(wèntí)有了新解法。
“我深刻认识到,自己的非法(fēifǎ)捕捞(bǔlāo)行为给平潭(píngtán)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……”今年初,平潭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,被告人高某深刻忏悔道。
原来,高某(gāomǒu)曾在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捕捞水产品,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。在审查起诉阶段,平潭检察院综合考量了高某的认罪态度、自愿认购海洋碳汇进行(jìnxíng)替代修复等法定、酌定情节,依法提出从宽处理的量刑(liàngxíng)建议(jiànyì)。最终,高某认购了1万元碳汇折抵生态损害赔偿金,从而达到(dádào)替代性生态修复的目的。
平潭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二级检察官陈为闽介绍,此举进一步丰富了恢复性司法实践,让生态“破坏者”成为(chéngwéi)环境“修复者”,实现经济(jīngjì)发展与生态保护的(de)良性循环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已督促11名涉案人员购买碳汇850余吨,价值8万余元。
让(ràng)更多山川披绿、林海生金,探索一条“变现”之道是关键。去年11月,“平潭岚碳”生态(shēngtài)产品正式推出,包括(bāokuò)森林碳汇(绿碳)和海洋碳汇(蓝碳),可抵消个人、组织、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(èryǎnghuàtàn)排放。
据悉,通过“平潭岚(lán)碳”微信(wēixìn)小程序,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购买碳汇,还能享受一系列零碳专属文旅(wénlǚ)产品的优惠(yōuhuì)礼包,涵盖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多个方面,可为国内普遍面临的碳汇消纳难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。
下一步,平潭将继续以降(yǐjiàng)碳减污协同增效为总抓手,推进(tuījìn)重点领域(lǐngyù)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,加强源头污水治理,推进全域陆海水环境整治(zhěngzhì),加强海洋垃圾综合治理,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,让百姓共享绿色生态福祉。(张哲昊 刘宇捷 郭雅莹/文 江信恒(jiāngxìnhéng)/图)



步入夏季,平潭迎来生态游旺季,翻阅(fānyuè)社交平台,网友们纷纷分享蓝天白云、碧海银滩的美景,一幅生态宜居的海岛画卷(huàjuàn)徐徐展开。
生态美,得益于平潭持之以恒打造清洁低碳的绿色(lǜsè)新海岛。一组组数据印证(yìnzhèng)着岚岛亮丽的生态底色:去年,平潭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;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1.9,连续9年优于(yōuyú)全省9个(gè)设区市;近岸海域(hǎiyù)水质(国控点位)优良面积比例为99%,在全省沿海六市一区中排名第一。
日前,平潭综合(zōnghé)实验区资源生态局、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、平潭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开展“首植红树添新绿 共护海洋启新程”红树林种植活动。70多名志愿者走进平潭龙海村安海澳的海岸线,脚(jiǎo)踩泥泞的滩涂,弯腰将(jiāng)秋茄胚轴尖端朝下、垂直插入淤泥之中,再用指尖轻压压实(yāshí)周围土壤。不到(búdào)两个小时,3000多株秋茄胚轴便(biàn)在此“安家”,将随着潮起潮落慢慢生根发芽。
据悉,这是平潭首次试点小规模种植红树林树种秋茄。“这批秋茄胚轴最快(zuìkuài)约半年就(jiù)可以看到生长(shēngzhǎng)效果。”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保护修复与防灾减灾处副研究员(fùyánjiūyuán)张琳婷介绍,此次试点旨在打造一片红树林生态系统,构建滨海湿地生态屏障。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近年来,平潭积极(jījí)创新可复制的滨海生态治理模式(móshì),探索实施“惩治犯罪(fànzuì)+综合治理+公益联动+智慧辅助+生态修复(xiūfù)”,因地制宜改善海湾环境质量,累计整治修复岸线近20公里。
海更蓝(lán),岛更绿。车行(chēxíng)金井湾大道,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的一簇簇矮牵牛摇曳生姿,与周遭绿植交织成一道亮丽(liànglì)风景线(fēngjǐngxiàn)。“如今,推窗见绿、转角遇美,在平潭已变得‘触手可及’。”家住附近的市民陈敏敏不时拍下一张美照和朋友分享。
陈敏敏的真切(zhēnqiè)感受,得益于平潭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。截至目前,平潭森林资源总面积约(yuē)1.23万公顷,森林蓄积量66.86万立方米(wànlìfāngmǐ)。
与此同时,平潭从“见绿”延伸到“享绿”,接连打造洋中苗圃等(děng)4个(gè)苗圃地,主要供应黄金榕(róng)等生态绿化苗木,加快构建诗意的城市景观空间。
眼下(yǎnxià),绿色低碳的(de)生活方式正不断“嵌”入平潭市民的日常生活。
提枪接入(jiērù)、扫码缴费(jiǎofèi)、一键充电……近日,在位于竹屿湖畔的(de)智能超充站,一座座充电桩整齐排列,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络绎不绝。“我正(zhèng)准备开车去(qù)福州呢,刷会儿抖音的功夫就充好电了,真是便捷高效!”车主周先生仅用半个多小时就完成充电,不禁竖起了大拇指。
这座智能超充站占地1483平方米,于4月初正式投用(tóuyòng)。作为集储能(chǔnéng)调峰、快速充电、电池检测(jiǎncè)等功能为一体的补能枢纽,该站设有16个充电车位,配备4台华为风液智冷储能系统,总(zǒng)容量达860千瓦时,可为市民提供更(gèng)便捷、更绿色的出行体验,目前已服务车辆近2000辆次。
平潭(píngtán)麒麟智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超充(chāochōng)产业部负责人郑雄表示,公司正抢抓旅游旺季契机,积极布局超充站等基础设施建设,规划(guīhuà)建设10处停车场及配套充电设施,全力打造节约资源、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网络(jiāotōngwǎngluò)。
绿色出行蔚然成风,这背后(bèihòu)是平潭立足丰厚的风能资源,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将风电、光伏发电(fādiàn)与储能发电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加快发展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,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。
如何(rúhé)让环保(huánbǎo)新风吹拂千家万户?“面向干部职工以及广大群众,我们通过常态化举办塑料污染治理行动、广泛开展(guǎngfànkāizhǎn)绿色环保宣传等方式,打造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新格局,携手共建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平潭。”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法规处处长戴燕辉(dàiyànhuī)介绍。
以东庠(xiáng)岛为例,每逢节假日,岛上总是活跃着一群志愿者的身影,他们走进海滩开展净滩活动,挨家挨户访问村民(cūnmín)普及垃圾(lājī)分类知识,并将回收而来的垃圾、旧物等投入压缩机,再经过一番加工“变身”为艺术品,实现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(zīyuánhuà)、无害化处理。
“我们积极引导村民、商户、游客等参与环保志愿活动,共同(gòngtóng)开启一场关于离岛垃圾‘零(líng)废弃’的探索与实践之旅。比如专门针对小志愿者制定的积分(jīfēn)奖励制度,小志愿者可根据参与环保活动的表现、捡拾垃圾的量来累计积分,并兑换学习用品等。”志愿者薛秀燕(xuēxiùyàn)说。
增殖放流、植树造林、购买碳汇……在平潭,生态补偿(bǔcháng)的方式日趋多元。尤其是依靠(yīkào)“生态司法+碳汇补偿”机制,让生态保护补偿“变现难”问题(wèntí)有了新解法。
“我深刻认识到,自己的非法(fēifǎ)捕捞(bǔlāo)行为给平潭(píngtán)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……”今年初,平潭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,被告人高某深刻忏悔道。
原来,高某(gāomǒu)曾在禁渔期使用禁用工具捕捞水产品,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损害。在审查起诉阶段,平潭检察院综合考量了高某的认罪态度、自愿认购海洋碳汇进行(jìnxíng)替代修复等法定、酌定情节,依法提出从宽处理的量刑(liàngxíng)建议(jiànyì)。最终,高某认购了1万元碳汇折抵生态损害赔偿金,从而达到(dádào)替代性生态修复的目的。
平潭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二级检察官陈为闽介绍,此举进一步丰富了恢复性司法实践,让生态“破坏者”成为(chéngwéi)环境“修复者”,实现经济(jīngjì)发展与生态保护的(de)良性循环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已督促11名涉案人员购买碳汇850余吨,价值8万余元。
让(ràng)更多山川披绿、林海生金,探索一条“变现”之道是关键。去年11月,“平潭岚碳”生态(shēngtài)产品正式推出,包括(bāokuò)森林碳汇(绿碳)和海洋碳汇(蓝碳),可抵消个人、组织、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(èryǎnghuàtàn)排放。
据悉,通过“平潭岚(lán)碳”微信(wēixìn)小程序,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购买碳汇,还能享受一系列零碳专属文旅(wénlǚ)产品的优惠(yōuhuì)礼包,涵盖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多个方面,可为国内普遍面临的碳汇消纳难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。
下一步,平潭将继续以降(yǐjiàng)碳减污协同增效为总抓手,推进(tuījìn)重点领域(lǐngyù)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,加强源头污水治理,推进全域陆海水环境整治(zhěngzhì),加强海洋垃圾综合治理,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,让百姓共享绿色生态福祉。(张哲昊 刘宇捷 郭雅莹/文 江信恒(jiāngxìnhéng)/图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